1. 杜甫
杜甫(712-770)字子美,原籍襄阳。一生坎坷。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,被称为“诗史”。以古体、律诗见长,风格多样,而以沉郁为主。被后世诗家尊为“诗圣”。有《杜工部集》。
2. 杜秋娘
文学故事人物。杜牧《杜秋娘诗序》说是唐时金陵女子,姓杜名秋。原为节度使李锜之妾,善唱《金缕衣》曲。后来入宫,为宪宗所宠。穆宗立,为皇子保姆。皇子被废,秋娘归故乡,穷老无依。旧时此名用来泛指年老色衰的女子。
3. 杜羔
杜羔,洹水人。贞元初,及进士第,后历振武节度使,以工部尚书致仕。诗一首。
4. 杜荀鹤
字彦之,池州人,有诗名。自号九华山人。大顺二年,第一人擢第,复还旧山。宣州田 遣至汴通好,朱全忠厚遇之,表授翰林学士、主客员外郎、知制诰。恃势侮易缙绅,众怒,欲杀之而未及。天祐初卒。自序其文为《唐风集》十卷。
5. 杜诵
杜诵,大历间诗人。诗一首。
6. 杜頠
杜頠(一作颜),开元十五年同王昌龄登第。诗二首。
7. 来济
来济,江都人,隋大将军护儿之子也。宇文化及之难,护儿阖门遇害,济流离艰险。笃志好学,举进士。贞观中,初置太子司议郎,妙选人望,遂以济为之。迁中书舍人,与令狐德棻等同撰《晋书》。永徽中,拜中书令,出为庭州刺史。与突厥战,阵没。集三十卷,今存诗一首。
8. 来鹄
来鹄,豫章人,诗思清丽。咸通中举进士不第。诗一卷。
9. 杨乘
杨乘,发之子。大中初,登进士第。终殿中侍御史。发兄弟四人,与诸群从,皆以文学登高第,时号修行杨家。诗五首。
10. 杨凌
杨凌,字恭履。少以篇什著声,官终侍御史。诗一卷。
11. 杨凝
杨凝,字懋功。由协律郎三迁侍御史,为司封员外郎,徙吏部,稍迁右司郎中,终兵部郎中。集二十卷,今存一卷。
12. 杨凝式
字景度,宰相涉之子。昭宗朝登进士第,历事唐、晋、汉、周,官至太子太保。诗三首。
13. 杨凭
杨凭,字虚受,弘农人,与弟凝、凌皆工文辞。大历中,踵擢进士第,时称三杨。凭重交游,尚气节,与穆质、许孟容、李鄘相友善,号杨穆许李。历事节度府,召为监察御史,累拜京兆尹。与李夷简素有隙,因擿发他罪,欲抵以死,宪宗以凭治京兆有绩,但贬临贺尉。俄徙杭州长史,以太子詹事卒。诗一卷。
14. 杨厚
杨厚,贞元间诗人。诗一首。
15. 杨发
杨发,字至之,冯翊人。以父遗直客苏州,因家焉。登太和四年进士第,历太常少卿,出为苏州刺史,即其乡里也。后为岭南节度使,以严为治。军乱,贬婺州刺史。诗十三首。
16. 杨嗣复
杨嗣复,字继之,於陵子也。贞元中擢第,初署幕府,进右拾遗,累迁中书舍人。牛僧孺、李宗闵引之,由户部侍郎擢尚书右丞。太和中,宗闵罢相,嗣复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。宗闵复知政事,入为户部侍郎,俄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武宗立,贬潮州刺史。宣宗大中初,以吏部尚书召。卒谥孝穆。诗五首。
17. 杨夔
杨夔,唐末为田頵客。集五卷,今存诗十二首。
18. 杨奇鲲
南诏宰相,有词藻。僖宗幸蜀时,来朝行在。诗一首。
19. 杨容华
杨容华,华阴人,炯之侄女。诗一首。
20. 杨巨源
杨巨源(公元755—?),字景山,唐代河中(今山西永济)人,贞元年间进士。由秘书郎擢为太常博士、礼部员外郎,后出任凤翔少尹,复召除国子司业。有诗文集五卷,《全唐诗》存其诗一卷。《唐才子传》卷5有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