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李涛
字信臣。避地湖南,事马殷。后唐一成中举进士,历事晋、汉,至宰辅。入周,封莒国公,后归宋。诗一首。
2. 李深
李深,字士达,兵部郎中、衢州刺史。诗四首。
3. 李清
李清,登天宝十二年进士第。诗一首。
4. 李渊
暂无作者简介
5. 李渤
李渤,字濬之,洛阳人。少隐嵩山。无和中,征为著作郎。敬宗时,由考功郎中拜给事中。伉直敢言,出为桂管观察使。诗五首。
6. 李渥
李渥,大中时乡贡进士,后登第。诗一首。
7. 李溟
李溟,与贾岛同时。诗一首。
8. 李潜
李潜,字德隐,宜春人,会昌三年进士第。诗一首。
9. 李澄之
李澄之,尉氏人,以五言诗名。神龙中,蹉跌不遇。年六十馀,为宋州参军卒。诗一首。
10. 李澣
暂无作者简介
11. 李瀚
后唐天成中擢进士第,仕晋为翰林学士。《丁年集》若干卷,今存诗一首。
12. 李煜
李煜(937-978),初名从嘉,字重光,号钟隐,南唐中主第六子。徐州人。宋建隆二年(961年)在金陵即位,在位十五年,世称李后主。他嗣位的时候,南唐已奉宋正朔,苟安于江南一隅。宋开宝七年(974年),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,均辞不去。同年十月,宋兵南下攻金陵。明年十一月城破,后主肉袒出降,被俘到汴京,封违命侯。太宗即位,进封陇西郡公。太平兴国三年(978)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,宋太宗恨他有“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”之词,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。追封吴王,葬洛阳邙山。
13. 李玉箫
李玉(?-?) 身世不详。《全宋词》存其词一首。
14. 李玖
李玖,歙州巡官。诗八首。
15. 李珣
李珣字德润,梓州(今四川三台)人。据《茅亭客话》载:其先世为波斯人。其妹
16. 李琪
字台秀,敦煌人。昭宗时举进士,累官殿中侍御史。入梁,为翰林学士。末帝时,拜门下平章事。唐明宗朝,位至太子少傅。集十卷,今存诗二首。
17. 李璟
李璟(916-961),字伯玉,徐州人,南唐烈祖李昇的长子公元943年嗣位称帝,年号保大,后因受到后周威胁,削去帝号,改称国主,史称南唐中主,庙号元宗。好读书,多才艺。“时时作为歌诗,皆出入风骚”,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。经常与其宠臣如韩熙载、冯延已等饮宴赋诗,于是适用于歌筵舞榭的词,便在南唐获得了发展的机会。他的词,感情真挚,风格清新,语言不事雕琢,对南唐词坛产生过一定的影响。存词五首,其中《南唐二主词》收四首,《草堂诗余》收一首。
18. 李甘
李甘,字和鼎,长庆末进士擢第。太和中,官侍御史,贬封州司马。集一卷,今存诗一首。
19. 李白
李白(701-762)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。他祖籍陇西(今甘肃),一说生于中亚,但少年时即生活在蜀地,壮年漫游天下,学道学剑,好酒任侠,笑傲王侯,一度入供奉,但不久便离开了,后竟被流放到夜郎(今贵州)。 他的诗,想象力“欲上青天揽明月”,气势如“黄河之水天上来”,的确无人能及。北宋初年,人们发现《菩萨蛮》“平林漠漠烟如织”和《忆秦娥》“秦娥梦断秦楼月”两词,又尊他为词的始祖。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,至今聚讼纷纭。其实,李白的乐府诗,当时已被之管弦,就是词的滥觞了。至于历来被称为“百代词曲之祖”的这两首词,格调高绝,气象阔大,如果不属于李白,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?
20. 李百药
字重规,定州安平人。七岁能属文。隋时,袭父德林爵,为太子通事舍人兼学士。炀帝衔之,夺爵还乡里。唐太宗重其名,拜中书舍人,授太子右庶子。卒,谥曰康。百药藻思沉郁,尤长五言。虽樵童牧子,亦皆吟讽。及悬车告老,穿池筑山,文酒谭咏,以尽平生之志。诗一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