蓦山溪一七首

元代 王哲

笔兼红墨,砚子同为事。

甲乙紧相随,缺一物、难能作使。

闲来静坐,屈指细寻思,

要为书,不时思,

须用清泉水。恰如四季,

春夏秋冬是。漫热与凉寒,

相结就、年何拟议。元来就上,

别有妙玄微,按真玄,

合天机,闰月方成岁。

凡躯四假,正堪论讨。

有限是因缘,却何不、修行早早。

尘劳不染,则显一家风,

没牵萦,无素绊,

於已除烦恼。稍能悟晓。

财色难相找。养就本元神,

这真理、真灵倚靠。昆仑山上,

一点处逍遥,对红霞,

成自在,鹤引携芝草。

公能刀镊。将彼姿颜接,

刮削与提*甚停当、心洽意惬。如描似画,

眉秀鬓须齐,添嫩貌,

减衰容,又更增言捷。

内灵和协。无质无腮颊。

妙手有何述,敢把此、分明拈捻。

若还会得,慧剑便磨砻,

呈白刃,显青钢,

剃出圆成晔。公寻做作,

认取乌兔。上下要冲和,

更左右、交加龙虎。搬传大药,

须是入红炉,成锻炼,

变银霜,一朵金花聚。

清香远远,透过昆仑去。

袅袅上青霄,结雯光、辉辉堪睹。

玉堂里面,参从大罗仙。

自怡喜,得长春,

正处逍遥路。观公形貌,

俊爽偏清秀。慷慨又雄豪,

你肯把、清闲拯救。只知名利,

前路做荣华,论文章,

说佳吉,衣紫金章绶。

肯来随我,闻早植休咎。

切虑逐波流,但肯还、迷情恋酒。

稍知玄妙,略得悟逍遥,

明月里,弄清风,

蓬岛同携手。洪波浩浪,

澄湛源流遂。此处隐神龟,

敢吸尽、西江大水。任眠任睡,

喘息几曾闻,能服气,

会吞霞,自在长游戏。

异光殊彩。并出真祥瑞。

火焰正炎炎,便走在、当中取利。

任烧任烙,旋旋聚清凉,

能曳尾,会摇头,

独上白莲蕊。驴驴模样,

丑恶形容最。长耳嘴偏大,

更四只、脚儿轻快。肌肤粗偻,

佗处不能留,挨车买,

更驮骑,拽遍家家*。

任鞭任打,肉烂皮毛坏。

问你为何因,缘个甚、於斯受罪。

忽然垂泪,下语向余言,

为前□,忒跷蹊,

欠负欺瞒债。凝神遐想,

始固铅中雪。滋长是黄芽,

使金乌、相攀朗月。黄婆匹配,

别是一家风,龙吟啸,

虎咆哮,此个谁分别。

人还去欲,酸辣餐须节。

滋味要堪尝,任清虚、五神畅悦。

元阳守定,育养得神灵,

功成就,去朝元,

住世无休歇。人人不省,

日日光阴急。*路是轮回,

前途事、暗中似漆。观公风貌,

俊格最青春,多清净,

少贪求,善事休交失。

虚情娇态恰似便蜜。晓夜采花忙,

合和成、谁人啖汁。若还悟此,

目下便回头,蓬莱路,

彩云端,守清守净。

各各开明性。两两做修持,

你个个、心头修省。虚虚实实,

里面取炎凉,寻自在,

觅逍遥,渐渐归禅定。

教言教令。一一须当听。

急急上高坡,便稳稳、寻他捷径。

玄玄妙妙,子细认天衢,

行得正,立来端,

步步莲花并。水中沤起,

来往相随走。旋旋被风吹,

便生灭、暂无还有。忽亡忽聚,

*速没人知,如浮世,

不坚牢,名利难长久。

诸公早悟,休要迷花酒。

养聚气和神,更认取、三光灵秀。

朝昏调摄,保护结金丹,

添真莹,放明光,

永得逍遥寿。修仙慕道,

为甚都担阁。妄想太虚高,

皆由骋、外缘欢乐。内中珍宝,

未晓是无为,只夸强,

又夸能,夸里还销铄。

非知下手,怎会重安脚。

每谩度饥寒,争似把、阴阳做作。

白纯红赫,光艳灿然殊,

一方圆,十方明,

方现真丹药。修行学道,

切莫凭婴姹。只是这些儿,

把尘俗、般般不惹。自然萧索,

寂寞与他依,餐残饭,

著粗衣,饱暖休相舍。

常从坦荡,守养身躯假。

闲里得真闲,觉清凉、惺惺洒洒。

暗中功行,直待两盈盈,

灵明显,做逍遥,

师父看来也。一灵真性,

二物包囊定。三寸主人翁,

四方游、各来邀请。五情六*,

七穷总相连,八山耸,

九宫深,十地如何证。

十分修练,九转通贤圣。

八道涌琼浆,七门开、洞通清净。

六街五彩,四象尽归依,

三光照,二仪从,

一颗明珠莹。玉堂三老。

唯识王三操。复许辨三台,

更能润、三田倚靠。自然三耀,

攒聚气精神运三车,依三教,

永没沈三道。须通三玉。

方见三清好。真性照三峰,

陡免了、三焦做造。休论三世,

诸佛现前来,得三乘,

游三昧,莹莹归三岛。

猿捉整,是修真格。

各得其门,长闲,

便归阳陌。年光景,

悟此得清凉,兆有,

中仙,下贫人忆。

蒙书诲,日频搜索。

意上来闻,边声,

怎生掩间,前朦事,

别是一家风,尸没,

和松,敢溪山蓦。

真人已悟,四海名先到。

只为有声闻,却隔了、玄元妙道。

可怜仙骨,落入鬼形骸,

一般衰,一般老,

空恁一般了。岂知玄妙,

刚被身心傲。度日若*盲,

诮不识、丹砂炉灶。好将二物,

鼎内结成丹,服饵了,

得长生,携手归蓬岛。

以上王哲作品《蓦山溪》共17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