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声慢十二首
张炎(1248—1320?) 字叔夏,号玉田,晚号乐笑翁。先世风翔(今属陕西),寓居临安(今浙江杭州)。南宋初大将张俊后裔。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(1290),曾北游元都谋宫,后失意南归。落魄而终。其早年生活优裕,日以文酒自误,词作多欢愉明畅。宋亡后,家道中落,多追怀往昔之作,格调悲凉凄婉。其词意度超远,语言清丽,善以清空之笔,状沦落之悲,堪为白石后劲。曾从事词论研究,对词的音律,技巧、风格,皆有论述。著有《山中白云词》及《词源》。
百花洲畔,十里湖边,
沙鸥未许盟寒。旧隐琴书,
犹记渭水长安。苍云数千万叠,
却依然、一笑人间。似梦里,
对清尊白发,秉烛更阑。
渺渺烟波无际,唤扁舟欲去,
且与凭阑。此别何如,
能消几度阳关。江南又听夜雨,
怕梅花、零落孤山。归最好,
甚闲人,犹自未闲。
□声短棹,柳色长条,
无花但觉风香。万境天开,
逸兴纵我清狂。白鸥更闲似我,
趁平芜、飞过斜阳。重叹息,
却如何不□,梦里黄梁。
一自三高非旧,把诗囊酒具,
千古凄凉。近日烟波,
乐事尽逐渔忙。山横洞庭夜月,
似潇湘、不似潇湘。归未得,
数清游、多在水乡。穿花省路,
傍竹寻邻,如何故隐都荒。
问取堤边,因甚减却垂杨。
消磨纵然未尽,满烟波、添了斜阳。
空叹息,又翻成无限,
杜老凄凉。一舸清风何处,
把秦山晋水,分贮诗囊。
发已飘飘,休问岁晚空江。
松陵试招旧隐,怕白鸥、犹识清狂。
渐溯远,望并州、却是故乡。
寒花清事,老圃闲人,
相看秋色霏霏。带叶分根,
空翠半湿荷衣。沅湘旧愁未减,
有黄金、难铸相思。但醉里,
把苔笺重谱,不许春知。
聊慰幽怀古意,且频簪短帽,
休怨斜晖。采摘无多,
一笑竟日忘归。从教护香径小,
似东山、还似东篱。待去隐,
怕如今、不是晋时。荷衣消翠,
蕙带馀香,灯前共语生平。
苦竹黄芦,都是梦里游情。
西湖几番夜雨,怕如今、冷却鸥盟。
倩寄远,见故人说道,
杜老飘零。难挽清风飞佩,
有相思都在,断柳长汀。
此别何如,一笑写入瑶琴。
天空水云变色,任愔愔、山鬼愁听。
兴未已,更何妨、弹到广陵。
鬟丝湿雾,扇锦翻桃,
尊前乍识欧苏。赋笔吟笺,
光动万颗骊珠。英英岁华未老,
怨歌长、空击铜壶。细看取,
有飘然清气,自与尘疏。
两水犹存三径,叹绿窗窈窕,
谩长新浦。茂苑扁舟,
底事夜雨江湖。当年柳枝放却,
又不知、樊素何如。向醉里,
暗传香、还记也无。门当竹径,
鹭管苔矶,烟波自有闲人。
棹入孤村,落照正满寒汀。
桃花远迷洞口,想如今、方信无秦。
醉梦醒,向沧浪容与,
净濯兰缨。欸乃一声归去,
对笔床茶灶,寄傲幽情。
雨笠风蓑,古意谩说玄真。
知鱼淡然自乐,钓清名、空在丝纶。
笑未已,笑严陵、还笑渭滨。
平沙催晓,野水惊寒,
遥岑寸碧烟空。万里冰霜,
一夜换却西风。晴梢渐无坠叶,
撼秋声、都是梧桐。情正远,
奈吟湘赋楚,近日偏慵。
客里依然清事,爱窗深帐暖,
戏拣香筒。片霎归程,
无奈梦与心同。空教故林怨鹤,
掩闲门、明月山中。春又小,
甚梅花、犹自未逢。晴光转树,
晓气分岚,何人野渡横舟。
断柳枯蝉,凉意正满西州。
匆匆载花载酒,便无情、也自风流。
芳昼短,奈不堪深夜,
秉烛来游。谁识山中朝暮,
向白云一笑,今古无愁。
散发吟商,此兴万里悠悠。
清狂未应似我,倚高寒、隔水呼鸥。
须待月,冼多清、都付与秋。
山风古道,海国轻车,
相逢只在东瀛。淡薄秋光,
恰似此日游情。休嗟鬓丝断雪,
喜闲身、重渡西泠。又溯远,
趁回潮拍岸,断浦扬舲。
莫向长亭折柳,正纷纷落叶,
同是飘零。旧隐新招。
知住第几层云。疏篱尚存晋菊,
想依然、认得渊明。待去也,
最愁人,犹恋故人。
烟堤小舫,雨屋深灯,
春衫惯染京尘。舞柳歌桃,
心事暗恼东邻。浑疑夜窗梦蝶,
到如今、犹宿花阴。待唤起,
甚江蓠摇落,化作秋声。
回首曲终人远,黯消魂、忍看朵朵芳云。
润墨空题,惆怅醉魄难醒。
独怜水楼赋笔,有斜阳、不怕登临。
愁未了,听残莺、、啼过柳阴。
因风整帽,借柳维舟,
休登故苑荒台。去岁何年,
游处半入苍苔。白鸥旧盟未冷,
但寒沙、空与愁堆。谩叹息,
问西门洒泪,不忍徘徊。
眼底江山犹在,把冰弦弹断,
苦忆颜回。一点归心,
分付布袜青鞋。相寻已期到老,
那知人、如此情怀。怅望久,
海棠开、依旧燕来。以上张炎作品《声声慢》共12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