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江仙十九首
叶梦得(1077-1148) 字少蕴,苏州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哲宗绍圣四年(1097)进士。累官中书舍人、翰林学士、吏部尚书、龙图阁直学士。高宗朝,拜尚书右丞、江东安扶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。致力于防务及军饷供应,主张踞险抗击金兵。晚年居吴兴(今属浙江)奇石林立之卞山,以读书、吟咏为乐,自号石林居士。能诗文,长于词。其早期词作多佚。宋室南渡后,所作一变早期华绮作风,转向简淡雄杰,多感怀国事,成为豪放派后继者之一。著有《建康集》、《石林诗话》,词集《石林词》。
碧瓦新霜侵晓梦,黄花已过清秋。
风帆何处挂扁舟。故人归欲尽,
残日更回头。乐圃桥边烦借问,
有人高卧江楼。寄声聊为诉离忧。
桂丛应已老,何事久淹留。
不见跳鱼翻曲港,湖边特地经过。
萧萧疏雨乱风荷。微云吹散,
凉月坠平波。白酒一杯还径醉,
归来散发婆娑。无人能唱采莲歌。
小轩敧枕,檐影挂星河。
不与群芳争绝艳,化工自许寒梅。
一枝临晚照歌台。眼明浑未见,
弦管莫惊催。记取刘郎归去路,
千里应话天台。酒阑不惜更重陪。
夜寒衣袂薄,犹有暗香回。
草草一年真过梦,此生不恨萍浮。
且令从事到青州。已能从辟谷,
那更话封留。好月尚寻当日约,
故人何啻三秋。援琴欲写竹间流。
此声谁解听,空上仲宣楼。
唱彻阳关分别袂,佳人粉泪空零。
请君重作醉歌行。一欢须痛饮,
回首念平生。却怪老来风味减,
半酣易逐愁醒。因花那更赋闲情。
鬓毛今尔耳,空笑老渊明。
卷地惊风吹雨去,却看香雾轻浮。
遥知清影遍南州。万峰横玉立,
谁为此山留。邂逅一欢须共惜,
年年长记今秋。平生江海恨飘流。
元龙真老懒,无意卧高楼。
绝顶参差千嶂列,不知空水相浮。
下临湖海见三州。落霞横暮景,
为客小迟留。卷尽微云天更阔,
此行不负清秋。忽惊河汉近人流。
青霄元有路,一笑倚琼楼。
潋滟湖光供一笑,未须醉日论千。
将军曾记旧临边。野塘新水漫,
烟岸藕如船。却怪情多春又老,
回肠易逐愁煎。何如旌旆郁相连。
凯歌归玉帐,锦帽碧油前。
梦里江南浑不记,祗君幽户难忘。
夜来急雪绕东堂。竹窗松径里,
何处问归航。瓮底新醅应已熟,
一尊知与谁尝。会须雄笔卷苍茫。
雪涛声隐户,琼玉照颓墙。
三日疾风吹浩荡,绿芜未遍平沙。
约回残影射明霞。水光遥泛坐,
烟柳卧敧斜。霜鬓不堪春点检,
留连又见芳华。一枝重插去年花。
此身江海梦,何处定吾家。
三月莺花都过了,晓来雪片犹零。
嵩阳居士记行行。西湖初水满,
遥想縠纹生。欲为海棠传信息,
如今底事长醒。不应高卧顿忘情。
留春春不住,老眼若为明。
山半飞泉鸣玉佩,回波倒卷粼粼。
解巾聊濯十年尘。青山应却怪,
此段久无人。行乐应须贤太守,
风光过眼逡巡。不辞常作坐中宾。
只愁花解笑,衰鬓不宜春。
手种千株桃李树,参差半已成阴。
主人何事马駸駸。二年江海路,
空负种花心。试问中间安小槛,
此还长要追寻。却惊摇落动悲吟。
春归知早晚,为我变层林。
闻道安车来过我,百花未敢飘零。
疾催弦管送杯行。五朝瞻旧老,
挥麈听风生。凤诏远从天上落,
高堂燕喜初醒。莫言白发减风情。
此时谁得似,饮罢却精明。
闻道今年春信早,梅花不怕馀寒。
凭君先向近南看。香苞开遍未。
莫待北枝残。肠断陇头他日恨,
江南几驿征鞍。一杯聊与尽馀欢。
风情何似我,老去未应阑。
学士园林人不到,传声欲问江梅。
曲阑清浅小池台。已知春意近,
为我著诗催。急管行觞围舞袖,
故人坐上三台。此欢此宴固难陪。
不辞同二老,倒载习池回。
一醉年年今夜月,酒船聊更同浮。
恨无羯鼓打梁州。遗声犹好在,
风景一时留。老去狂歌君勿笑,
已拚双鬓成秋。会须击节溯中流。
一声云外笛,惊看水明楼。
一醉三年那易得,应须大白同浮。
已知绝景是吾州。姮娥仍有意,
更肯为人留。万籁无声遥夜永,
人间未识高秋。从来我客尽风流。
故知怜老子,尤胜在南楼。
自笑天涯无定准,飘然到处迟留。
兴阑却上五湖舟。鲈莼新有味,
碧树已惊秋。台上微凉初过雨,
一尊聊记同游。寄声时为到沧洲。
遥知敧枕处,万壑看交流。
以上叶梦得作品《临江仙》共19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