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并序
白居易(772—846)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今陕西渭南人。早年热心济世,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,并力求通俗,所作《新乐府》、《秦中吟》共六十首,确实做到了“唯歌生民病”、“句句必尽规”,与杜甫的“三吏”、“三别”同为著名的诗史。长篇叙事诗《长恨歌》、《瑟瑟行》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。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,“宦途自此心长别,世事从今口不开”,但仍写了许多好诗,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,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。晚年寄情山水,也写过一些小词。赠刘禹锡诗云: “古歌旧曲君休听, 听取新词《杨柳枝》”,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。其中《花非花》一首,颇具朦胧之美,后世词人如欧阳修、张先、杨慎,都极为赞赏。
裴侍中晋公出讨淮西时,过女几山下,
刻石题诗,末句云:“待平贼垒报天子,
莫指仙山示武夫。”果如所言,
克期平贼,由是淮蔡迄今底宁殆二十年,
人安生业。夫嗟叹不足则咏歌之,
故居易作诗二百言,继题公之篇末。
欲使采诗者、修史者、后之往来观者知公之功德本末前后也。何处画功业,
何处题诗篇。麒麟高阁上,
女几小山前。尔后多少时,
四朝二十年。贼骨化为土,
贼垒犁为田。一从贼垒平,
陈蔡民晏然。骡军成牛户,
鬼火变人烟。生子已嫁娶,
种桑亦丝绵。皆云公之德,
欲报无由缘。公今在何处,
守都镇三川。旧宅留永乐,
新居开集贤。公今在何官,
被衮珥貂蝉。战袍破犹在,
髀肉生欲圆。襟怀转萧洒,
气力弥精坚。登山不拄杖,
上马能掉鞭。利泽浸入池,
福降升自天。昔号天下将,
今称地上仙。勿追赤松游,
勿拍洪崖肩。商山有遗老,
可以奉周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