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

唐代 权德舆

字载之,天水略阳人。未冠,即以文章称,杜佑、裴胄交辟之。德宗闻其材,召为太常博士,改左补阙,兼制诰,进中书舍人,历礼部侍郎,三知贡举。宪宗元和初,历兵部、吏部侍郎,坐郎吏误用官阙,改太子宾客。俄复前官,迁太常卿,拜礼部尚书,同平章事。会李吉甫再秉政,帝又自用李绛,议论持异,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,坐是罢,以检校吏部尚书,留守东都,复拜太常卿,徙刑部尚书,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。二年,以病乞还,卒于道,年六十。赠左仆射,谥曰文。德舆积思经术,无不贯综。其文雅正赡缛,动止无外饰,而酝藉风流,自然可慕,为贞元、元和间缙绅羽仪。文集五十卷,今编诗十卷。

杳杳尘外想,悠悠区中缘。

如何战未胜,曾是教所牵。

远郊有灵峰,夙昔栖真仙。

鸾声去已久,马迹空依然。

丹崖转初旭,碧落凝秋烟。

松风共萧飒,萝月想婵娟。

内兄蕴遐心,嘉遁性所便。

不能栖枳棘,且复探云泉。

中有冥寂人,闲读逍遥篇。

联袂共支策,抠衣尝绝编。

徐行石上苔,静韵风中弦。

烟霞湿儒服,日月生寥天。

新诗来起予,璀璨七义全。

能尽含写意,转令山水鲜。

若闻笙鹤声,宛在耳目前。

登攀阻心赏,愁绝空怀贤。

出处岂异途,心冥即真筌。

暂从西府檄,终卧东菑田。

不嫌予步蹇,但恐君行膻。

如能固旷怀,谷口期穷年。